发布日期:2025-10-11 21:56 点击次数:74
血战高平:中越边境的生死较量
上世纪七十年代,中越边境局势持续升温。在这场国际瞩目的军事对峙中,两位传奇将领——越南第一军区司令文进勇和中国将领许世友,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军事博弈。
文进勇作为越军前线总指挥,对高平地区了如指掌。这位曾多次访华、接受过中国军事训练的将领,深知高平复杂的地形优势。茂密丛林、天然岩洞和纵横交错的坑道网络,在他眼中都是完美的防御工事。相比之下,他反而更担心谅山方向的防御。
中国方面,许世友将军同样深谙地形的重要性。他清楚夺取高平对整个战局的决定性意义。在周密部署后,1979年2月17日,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。许世友亲率五个主力师,配属坦克装甲部队,采取大纵深穿插战术,对高平形成合围之势。
展开剩余61%战斗初期,我军进展神速:121师12小时突破越军左翼,126师拿下东溪据点,124师直插越军346师后方。但高平复杂的地形很快让战局陷入胶着。密林中的暗堡、诡雷阵让穿插部队屡屡受挫,开战首日我军就伤亡4000余人,战报传到中央,举国震惊。
面对困境,许世友果断增派四个师。2月20日,142师完成外围穿插;21日,我军完成合围。但越军疯狂炸毁桥梁水库,袭击补给线,使战局更加艰难。24日,吴忠副司令员率部攻入高平城,却发现守军主力神秘消失——原来文进勇将部队化整为零,潜伏在丛林岩洞中。
随后的清剿战异常惨烈。越军民兵伪装成百姓,甚至假扮伤患诱杀我军。这场历时19天的拉网清剿,最终以歼灭2万越军、我军伤亡1.2万的代价告终。虽然付出巨大牺牲,但此战彻底粉碎了越军的挑衅气焰,捍卫了西南边疆的安宁。
这场血与火的洗礼,既展现了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决心,也为现代山地作战留下了宝贵经验。当国家主权受到威胁时,中国军人用鲜血铸就了钢铁长城,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写下了壮烈篇章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警惕诱多风险,8月13日,补涨行情或一触即发?_指数_前期高点_震荡
下一篇:没有了


